盘点2015年中国建筑业年度“热词”(下)
热词六:“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具体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全面推进必然涉及沿线国家众多电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因此她必然对我国建筑行业涉外工程承包的市场拓展形成广阔的空间。众多国内建筑企业必将迎来国际工程承包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使中国建筑企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好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项目融资平台为抓手,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使我国建筑行业在国内经济增速下行、房地产投资速度下滑的困难时期,有条件转换发展方向和思路,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寻求发展,到国际工程领域获取新的重大突破,这也是中国建筑行业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以最为典型的高铁建设领域为例。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跟中国有战略合作协议或潜在合作意向的高铁计划累计达3.47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37.2%。5月8日,中国和俄罗斯的联合声明显示,中俄两国签署了32项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达250亿美元。
同时,以建设高铁和其他基础设施而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六大经济走廊的合作也在近期取得各种进展,2015年4月,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460亿美元(644亿新元)中巴经济走廊协议;2015年6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纳入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的联合宣言政治文件;2015年7月,中蒙俄三国签署《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给众多国内建筑企业带来了国际工程承包的重大发展机遇。
但是,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巨大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建筑企业能否借着这股东风顺势而行?靠什么走出去?能不能顺利走好?这些都是企业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热词七:建筑工业化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危害加重。在工地扬尘成为诱因之一的现阶段,推广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必然选择。2013年,国务院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到了2015年,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工业化已由前两年的“概念风”转为“接地气”的实践。
2015年6月1日,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向社会公开了第一批设计图集,该套图集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而编制。8月27日,住建部批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将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同时,上海、深圳等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速推广装配式住宅与建筑工业化产品。各大企业也在敏锐嗅觉到装配式建筑的广阔市场潜力后,纷纷进军建筑工业化领域。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的建筑工业化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但相比发达国家,目前仍然面临着较大瓶颈,如技术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滞后、管理机制不匹配等问题都亟需解决,全面推开“搭积木”式盖房子依然任重道远。
为了让建筑工业化健康发展,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有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在充分市场竞争后大幅降低建筑成本;期待全行业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形成系列化工业化产品;期待各级政府利用市场化激励措施引导提高工业化比例和住宅全装修比例,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期待建筑业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作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热词八:BIM
BIM技术应用日益普及,目前我国已跻身全球前五大BIM应用增长最快地区之列。BIM毫无疑问已成为国内建筑行业最大的热点之一。
2015年6月16日,住建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一级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的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为进一步实现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省市亦各自发布指导意见与实施办法。同时,由于设计方、施工方及业主对BIM价值的共同认可和推动,BIM已经在众多地标性建筑项目中发挥了在优化设计和提高施工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
尽管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作为新生事物,在其运用和推广中仍存在着不少障碍:我国BIM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需要建立统一各环节的交换和交付标准;相比国外齐全和成熟的BIM技术软件,我国这类专业软件开发目前尚处初级阶段;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数据接口无法对接,导致各阶段都需要重复建模;缺乏专业的BIM设计团队与应用人才队伍等等。为此,加快BIM技术在我国的本土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实,听起来“高大上”的BIM技术,并不是一项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贯穿工程始末,从实质上改变工作流程的变革性技术。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BIM可以成为像CAD一样在业界普遍应用的技术。
热词九:地下管廊
近两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城市建设多次谈到“面子里子论”,其中“里子”指的就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为彻底解决“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的城市通病,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仅2015年,全国已有69座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据测算,地下管廊每公里造价约1.2亿元人民币,如果每年能建8000公里管廊,将产生近万亿元的投资。加上还能带动水泥、钢材、机械工程设备等相关行业,拉动经济的作用将非常明显。
同时,有关部门也已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了详尽安排,譬如要求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完善抗震防灾等标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可以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期。
在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的同时,我国也全面规划启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据初步估算,如果全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实施,每年可以形成投资量近万亿元。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相辅相成,有望打通城市地下“动脉”,特别是在处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新常态”下,两大建设任务无疑正符合中央所要求的“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好投资项目”标准。
刚刚结束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预见,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在2016年继续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热词十:新资质
作为我国建筑市场准入门槛的首要条件,建筑业企业资质历来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版《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于2015年3月1日的正式施行,建筑行业市场监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0月9日,住建部又连发两份通知,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作出多项重大调整,使之更加完善,真正落到细处,由此引发了业内巨大反响。
新资质大大放宽了对申请特级资质企业的要求,将不再考核工法、专利、奖项、标准等指标;同时,大企业不得接小工程的行业壁垒也被彻底打破,特级与一级资质企业承接工程不再受单项合同额6000万元与3000万元的限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准则真正成为建筑市场的行为准则,所有建筑企业都必须依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主动权。此外,资质换证也调整为简单换证,换证期间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新资质的施行标志着建筑业正逐渐从“关系竞争”时代进入“能力竞争”时代,今后一个阶段,建筑企业的最大机会在于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应把握政策张弛中的发展机遇,专注于细分领域,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加快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大型企业更应加强垂直整合力度,扩大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市场份额,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来源:建筑时报)
- 上一篇:坚决打赢治理违法建筑攻坚战
- 下一篇:营改增了――施工企业当前亟需完成的六项重要工作